会员动态

现象光伏SAM材料研发持续突破,钙钛矿产业化进程再提速

发布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496

近日,现象光伏科研团队再传捷报,成功研发出两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为量产尺寸钙钛矿光伏组件设计的钙钛矿电池SAM分子材料——PhenoCell-05及PhenoY-05。经公司内部与行业头部企业在平米级量产尺寸组件上联合验证,新材料不仅实现组件性能提升,更在大面积钙钛矿薄膜制备中展现出优异的均匀性。此次突破不仅验证了SAM材料在大尺寸场景的工业化适配性,更标志着钙钛矿产业化进程按下“快进键”。


自2023年公司启动协同创新战略以来,现象光伏已与多家头部组件厂商、设备制造商及顶尖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针对不同技术路线需求,公司自主开发了钙钛矿功能材料矩阵,包含PhenoCell、PhenoY以及PhenoXP系列,持续致力于开发适配室内光宽带隙、叠层宽带隙、高效率常规带隙和适配柔性基底的不同SAM材料,在多种工艺技术路线上展现出优异性能,获得广泛认可。这标志着现象光伏在材料定制设计与合成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此次新型SAM分子的设计过程中,重点优化了三大关键性能:

材料结构紧密性:通过增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材料形成更紧密的排列结构,从而优化电荷传输路径,显著提高组件的光电性能。

界面结合稳定性:改进材料与基底间的结合方式,提升其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的结构完整性,有效延长组件使用寿命。

多层兼容适配性:优化材料表面特性,增强与其他功能层的接触性能,进一步提升电池整体效率。

合作企业实测数据显示:应用PhenoCell-05及PhenoY-05的钙钛矿组件,其填充因子(FF)和开路电压(Voc)较行业主流材料Me-4PACz分别实现12 %和8 %的相对提升,且PhenoCell-04与PhenoCell-05系列产品的光电转换效率(PCE)相对提升幅度高达18 % - 22 %。尤为突出的是,新材料在大面积均匀性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1200 mm × 600 mm的组件的批量测试,PhenoCell-05的效率偏差控制在± 0.05 %以内,较传统的Me-4PACz材料的± 2 %偏差优化了40倍。这一成果标志着钙钛矿组件从实验室小面积样品向规模化生产的跨越迈出关键一步。


PhenoCell-05和PhenoY-05的成功研发,是现象光伏科研团队长期坚持自主创新、勇于探索未知的成果体现。团队以卓越的科研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钙钛矿电池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也为钙钛矿光伏产业化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象光伏作为钙钛矿产业化进程的深度参与者,我们诚邀光伏产业链伙伴共同探索材料解决方案,携手推动钙钛矿技术商业化落地。欢迎业界同仁垂询合作,以精准分子设计赋能量产突破,共同推动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产业化进程!